在咸阳市渭城区的北杜镇邓村北,有一个古老的墓葬区被称为“洪渎原”,专家们称这里是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京师长安的重要墓葬区域。这里,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,陆续发现了大量的高等级墓葬,如贺若氏墓和之女万泉县主墓等。这里所展现的丰富历史背景,使得上官婉儿葬身于此显得尤为合理。
洪渎原,一片古老的土地,曾经安眠着无数的尊贵生命。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薛氏的墓葬。薛氏是太平公主与的第二个女儿,也是武则天的外孙女。她的墓葬具有极高的规格,从墓道到墓室,均绘有生动的壁画。这些壁画内容包括青龙、白虎、门楼以及牵马侍者等,富有宫廷气息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第一天井的东、西壁,各绘有一幅列戟图。戟架前站立一名执笏的男侍,表示着内宫的威严与尊贵。这位执笏的男侍形象高大瘦削,典型的宦官形象跃然壁上。
考古学者指出,“列戟”象征着一种高贵的身份。薛氏墓中的壁画使用了“列戟”,无疑证明了此墓的身份非同寻常。薛氏墓志铭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关于这位尊贵女子的信息。墓志显示,薛氏在景云元年(710年)因病去世,年仅二十四岁,令人扼腕叹息。同年十一月廿五日,她被安葬在这片她安息的土地上。
巧合的是,上官婉儿也是在710年离世,并在不久后被安葬于此地。尽管上官婉儿之墓的结构与薛氏之墓相似,但却未发现壁画,二者相较确有较大差异。上官婉儿墓与太平公主女儿之墓的相邻,足以证明上官婉儿在当时的地位是何其高贵,她在朝廷中的重要性是何其显著。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这些尊贵生命的离去,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。
转载历史文化文章保留链接: 上官婉儿为什么会和太平公主的女儿葬在一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