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宅游星的五行如何得来

八宅游星的五行是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得来的。八宅游星中的八门,即巽、离、坤、兑、乾、坎、艮、震,分别与五行相对应。以巽门为例,巽门气口为木气,按照五行生克理论,到离位遇火,火木相生为吉,再到兑位遇金,木金相克为凶,以此类推。

对于Q2的问题,八宅法的命卦与九星法的命卦有所不同。八宅法由八个方位组成的四吉四凶的卦象是固定的,而九宫飞星则是每年变化的。

关于九星的五行属性问题(Q3),存在争议。《烟波钓叟歌》逐渐成为公认的主流观点,九星的五行属性为:坎蓬星水离英火,乾兑为金震巽木,中宫坤艮土为营。

在风水中,八宫九星分布有阴阳属性(Q4)。八宫指干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,其中干、坎、艮、震属阳宫,巽、离、坤、兑属阴宫。九星也有阴阳之分,根据五行属性和宫星的阴阳关系,可以得出住宅的生克关系。

在古老的传说中,九宫之秘被揭示于天地之间。每一个数字,每一个方位,都蕴含着深深的哲学意义和宇宙奥秘。今日,我们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九宫算图,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数阵,或者说是幻方。为何如此说呢?因为九宫算图纵横交错,三数之和皆为十五,这与易数九与六、八与七之和为十五的规律相吻合。

徐岳曾言:“九宫算,五行参数,犹如循环。”这是因为古人赋予了一至九数的五行属性和方位属性。从图中看,数字的循环确实如同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、木克土、土克水的五行相克循环。

在汉代初期,九宫占术已经开始应用。1977年,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“太一九宫占盘”便是明证。当时的《简报》描述说,太乙九宫占盘的正面是按照八卦和五行属性排列的,与《灵枢经九宫八风篇》首图完全一致。

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九宫术图,就会发现它与八卦紧密相连,只有与八卦相配之后,才能与《周易》有所关联。如果只是单纯的九宫算图,只是数字式图象八门配九星,其含意不过是数与五行、方位的配合,与《周易》并无直接关系。

北周甄鸾曾详细注解九宫之术,指出九宫者,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,左三右七,戴九履一,五居中央。按照这一原理,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幅九宫算图。这幅图像中,数字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,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模式。

九宫之法用途广泛,不仅在占、术、算、医等方面有应用,还与纬、建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。在汉代,有九宫占、九宫术、九宫算、九宫八风、太一下行九宫、太一坛等应用方式。

《易乾凿度》中提及,易一阴一阳,合而为十五,谓之道。阳变七之九,阴变八之六,亦合于十五。太一取其数,以行九宫,四正四维,皆合于十五。郑玄注曰:太一者,北辰之神名也。太一下行八卦之宫,每四乃还于中宫。所行者从坎宫始,经历坤宫、震宫、巽宫等多个方位,最终完成一周之行。每一个方位都有对应的数字和含义,形成了一个富有哲理和宇宙意义的九宫图式。

今天,我们拿出汉代的九宫数字式图象,是为了揭示后来出世的易图的内涵。如果把九宫算图中的数字用黑白圆点替代,那就是宋代刘牧《易数钩隐图》中所谓的河图,也是朱熹《易学启蒙》中所谓的洛书。这些图象和理论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宇宙智慧。

象棋中的九宫,指的是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“米”字形方格,类似于古代战争发号施令的“中军帐”,是将(帅)、士(仕)活动的地区。这一术语揭示了九宫在战争策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。

九宫之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宇宙智慧,是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理解的体现。今天,我们重新审视九宫之术,不仅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,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,探索未知的领域。从数学的角度解读《九宫算图》,它其实是一个简单的“数阵”,也被称为“幻方”。这个图之所以引人注目,是因为它的纵、横、对角线上三数之和皆为十五,这与《易》中的数字九与六、八与七之和为十五的现象有所关联。

徐岳提到“九宫算,五行参数,犹如循环”,这反映了古人赋予一至九数的五行和方位属性。每个数字都对应着一种五行元素和方位,例如一、六为水,七、二为火,九、四为金等等。观察九宫图,数字确实按照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、木克土、土克水的顺序循环,构成了一个五行相克的循环系统。

汉代初期就有“九宫”占术的应用。例如,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中出土的“太一九宫占盘”,就是汉文帝时期的器物。这个占盘按照八卦和五行属性排列,与《灵枢经九宫八风篇》首图完全一致。

如果我们仅看《九宫算图》,它只是一个数字式图象,表示数与五行、方位的配合。当它与八卦相配时,便与《周易》产生了关联。如果我们用黑白圆点替代九宫中的数字,就会得到刘牧《易数钩隐图》中的“河图”,以及朱熹《易学启蒙》中的“洛书”。

汉代的“五行生成数”图也值得我们关注。《易传系辞》中提到天、地之数与五行的关系。如天一、地二对应水,天三、地四对应木等等。郑玄对此进行了解释,并可以根据他的解释画出“五行生数图”和“五行成数图”。同样地,如果我们用黑白圆点替代这些数字,就会得到刘牧的“洛书五行生数”与“洛书五行成数”二图。这两图合为一图,就是李觏的《洛书》和朱熹的《河图》。

《九宫算图》及其与《周易》、五行、八卦的关系,体现了古人对数字与天地万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想象。这些复杂的理论和图像,构成了中国古代数学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转载大门风水网文章保留链接: 八宅游星的五行如何得来